转子及转轴
伺服电机的转子通常由永磁体构成。永磁体磁片通过贴面或者嵌入的方式,固定在电机的转轴上。
故障现象:转轴断裂、变形;磁片脱落
可能的原因:
a. 可能的原因包括过量的振动
b. 过多的启动或反转次数,或者启动/反转之间的间隔太短
c. 过热
d. 意外的碰撞
对策:在额定的负载下运行,避免意外的碰撞
五. 电机反馈装置
电机反馈装置将位置信号反馈给驱动器,从而使驱动器发出jingque地电流以便进行精准的位置控制。多圈juedui值编码器则另具圈数记录的功能。采用后备电池技术的多圈juedui值编码器,依赖外部电池的电能记录转子圈数信息。
故障现象
a. 零位(圈数)丢失
b. 旋转变压器或编码器磨损
c. 玻璃码盘碎裂
d. 编码器电气故障
对策:
定期更换电池,可以减少这类意外风险。或者,更加一劳永逸的做法是,改用机械多圈的juedui值编码器。
电机的安装必须要可靠接地。对于有轴电流的情况,需要考虑使用绝缘轴承和绝缘编码器或者加装电机轴接地装置。
六. 制动装置(抱闸)
电机制动器是用于电源关闭时,将电机轴制动,防止转动;在制动器通电时,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。
故障现象:异响、不能释放、不能制动(抱死)
可能的原因:故障轴承的异物侵入;制动器驱动电路的故障
对策:制动器不应在电机通电的状态下,作为电机减速装置来使用,会加速制动器的磨损。
七. 冷却装置
中小功率的伺服电机都采用是自冷却。对于功率较大或特殊应用场合的伺服电机应用风冷或者液冷。
故障现象:风扇抖动或堵转;冷却液渗漏
可能的原因:灰尘;冷却液渗漏;意外撞击造成的物理损伤。
对策:增加滤网并定期更换;定期检查冷却装置
八. 电气连接装置
包括接线端子盒和插座。
故障现象及原因:多为连接装置的机械损坏故障
对策:使用时避免意外
九. 联轴器和皮带轮
连接电机轴需要抗扭刚性联轴器或加固型的皮带,频繁的加减速可导致联轴器或皮带变松或滑动。
故障现象及原因:在安装过程中,如果轴受到剧烈冲击,会对电机轴承和/或编码器造成致命的损坏。
对策:安装或拆卸过程中,严禁使用工具敲击轴、联轴器或滑轮。
伺服电动机的其他问题处理技巧
1.电动机窜动:在进给时出现窜动现象,测速信号不稳定,如编码器有裂纹;接线端子接触不良,如螺钉松动等;一般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问隙或伺服驱动增益过大所致。
2.电动机爬行:一般发生在起动加速段或低速进给时,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润滑状态不良,伺服系统增益低及外加负载过大等因素所致。要注意的是,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联接用的联轴器,由于连接松动或联轴器本身的缺陷,如裂纹等,造成滚珠丝杠与伺服电动机的转动不同步,从而使进给运动忽快忽慢。
3. 电动机振动:机床高速运行时,可能产生振动,会产生过流报警。机床振动问题一般属于速度问题,应寻找速度环问题。
4.电动机转矩降低:伺服电动机从额定堵转转矩到高速运转时,发现转矩会突然降低,是由电动机绕组的散热损坏和机械部分发热引起的。高速时,电动机温升变大,正确使用伺服电动机前一定要对电动机的负载进行验算;
5.电动机位置误差:当伺服轴运动超过位置允差范围时,伺服驱动器就会出现“4”号位置超差报警。主要原因有:系统设定的允差范围小;伺服系统增益设置不当;位置检测装置有污染;进给传动链累计误差过大等。